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桥晚望

孟郊 孟郊〔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刚冻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已经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参考资料:完善

1、 贺莼,李云朵,王春华编著 .唐诗宝鉴 闲情逸致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03 :第202页-第203页 .

赏析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是说,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没有了行人。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诗的三、四句是说,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在明净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四句诗,都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境界与末句的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光秃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洛桥晚望》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状写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寒冰初结、路无行人、榆柳萧疏、万籁俱寂的萧瑟气氛,最后一句将视线延伸到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显示出盎然的意趣。全诗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年),当时孟郊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他定居于洛阳立德坊。

参考资料:完善

1、 贺莼 李云朵 王春华·唐诗宝鉴·闲情逸致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814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诗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代表诗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426篇诗文  22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施咏

王维 王维〔唐代〕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杜甫〔唐代〕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帖 一作:贴)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