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诗
卢肇〔唐代〕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
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注释
发机: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pí):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譀(hàn):吼叫;叫喊。
锦标: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
创作背景
据载,出身贫寒的卢肇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与朱门子弟黄颇同时应举,袁州刺史成应元非常势利,独为黄颇饯行,而置卢肇于不顾。会昌三年(843),卢肇状元及第而归,春风得意。他在江宁观看竞渡后触景生情,联想及己,写了这首诗寄给成应元。
参考资料:完善
1、
姜云选注. 古人吟佳节[M].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17:176.
2、
熊安锋,徐耀鸿. 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新形态教材 大学国文[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59.
简析
《竞渡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鼓声阵阵,龙舟争先,浪花翻腾,人声鼎沸,一派热闹的竞渡场面。尾联表面上是对竞渡夺标龙舟的赞许,实际上反映诗人科举夺魁后兴奋自豪的心情,并对往日轻视自己的人略寓讽刺。全诗描写形象生动,有声有色,结尾语义双关,是写景,又是喻志,余味无穷。
鉴赏
《竞渡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颔联采用“鼙鼓、兽头”渲染龙舟待赛的竞渡氛围,画龙点睛,以点带面;颈联采用“冲波、鸟退”衬托龙舟比赛的竞渡速度,视野开阔,以景衬人。
诗中表面描绘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则讽刺阿谀奉承的小人。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卢肇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32篇诗文 6条名句
酌酒与裴迪
王维〔唐代〕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长安古意
卢照邻〔唐代〕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百尺 一作:百丈)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游蜂 一作:啼花)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惟见 一作:唯见)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李翱〔唐代〕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无馀 一作:无余;青霄 一作:青天)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